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稻田郎中”用科技“把脉”黑土地

体育正文 246 0

“稻田郎中”用科技“把脉”黑土地

“稻田郎中”用科技“把脉”黑土地

钱玺勇 魏正阳 哈尔滨日报(rìbào)记者 张大星 文/摄 盛夏的清晨,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中和镇万亩稻田内,24岁的于洪洋正蹲(dūn)在田埂上,指尖轻捻稻叶,目光专注。“延军叔,这是典型(diǎnxíng)的缺钾啊!”他清亮的嗓音透着坚定,“1份氯化钾(lǜhuàjiǎ)配3份腐熟有机肥混施,养分才均衡。”种植户时延(shíyán)军听后频频点头:“去年没听你的,少收1万多斤稻子。今年(jīnnián),全按你的‘方子’来!” 从(cóng)精准识别(shíbié)病虫害到指导无人机变量施肥,从线上“把脉”到地头“会诊”,“00后”于洪洋被乡亲们称为“稻田(dàotián)郎中”。他用科技与智慧守护着黑土地,在乡村振兴浪潮中舞动青春。 于洪洋(hóngyáng)(左)查看稻叶状态。 国企“饭碗”与黑土地(hēitǔdì)的召唤 3年前,于洪洋站在了人生十字路口。一边是月薪5000元、年终奖超10万元、“五险一金”的(de)国企(guóqǐ)“铁饭碗”,一边是家乡(jiāxiāng)的召唤。 2021年7月,从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的(de)于洪洋,找到了(le)令(lìng)同龄人艳羡的工作。然而,仅14个月后,他的一纸(yīzhǐ)辞职信震惊了大家。他选择回到家乡延寿县中和镇,开了一家小小的农资店。 “辅导员气得拍桌子,说我‘脑子进水了(le)’。”于洪洋回忆,“父母整宿睡不着,念叨‘国企多好,卖农资能挣几个钱?’”压力如(rú)山,但他心中早有答案。他说:“大四(dàsì)实习时,那个刺痛我的场景(chǎngjǐng)一直挥之不去。” 于(yú)洪洋告诉记者,当时,一位(yīwèi)乡亲错把杀虫剂当成了杀菌剂喷洒,枯萎的秧苗与大爷(dàyé)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形成了强烈反差……“大爷抱头痛哭的场景,让我这辈子都忘不了。”那一刻,他的使命感油然而生。 自从有了大志向,于洪洋便悄悄把自己与家乡“绑定”。为了圆梦,他(tā)(tā)连续3年拿到奖学金,所研究的(de)课题被(bèi)纳入学院教材。指导老师评价他:“能把复杂的农业知识讲得通俗易懂。”这为他扎根乡土奠定了基础。 “小屁孩”赢得“老把式”信任(xìnrèn) 2023年4月,“振洪农资”的招牌在(zài)中和镇挂起。开业首(shǒu)月,只卖出300亩地的除草剂。“乡亲们看我像孩子,扭头就走(zǒu)。”于洪洋苦笑着说。 转机发生在当年5月。中和村种植户林(lín)长山家6000盘稻苗(dàomiáo)突发病害,绝望中,林长山试着(shìzhe)拨通了于洪洋(hóngyáng)的电话。于洪洋二话没说赶到现场。40℃的大棚里,他蹲下身仔细诊断(zhěnduàn),并连夜从哈尔滨主城区调来“特效药”,手把手教林长山……几天后,秧苗缓过来了,挽回经济损失近3万元,“稻田郎中”的名号从此不胫而走。 自那以后,于洪洋的手机成了乡亲们的“急诊(jízhěn)热线”,不仅中和镇(zhèn)6个行政村的乡亲有事找他,附近庆阳农场(nóngchǎng)和尚志市庆阳镇的种植户也来“问诊”。 “跟着小于(xiǎoyú)3年(nián),节本增效加一起多赚三四万元!”在庆阳农场第五作业区,“老把式”延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160亩稻田(dàotián)科学管理,减少了2000元支出(zhīchū),亩增产100多斤,出米率提升了3到5个百分点。 “治疗庄稼病(bìng)讲究‘望闻问切’,关键得拿捏火候。”于洪洋指着绿油油的(de)稻田说(shuō),“结合测土配方施肥,正常年景做到稳产增产不难。”他年轻的脸庞上,汗水闪着光。 青苗(qīngmiáo)计划与“雁阵”愿景 夜幕低垂,“振洪农资”的灯牌依然(yīrán)在乡野间亮(jiānliàng)着。电脑前,于洪洋正专注完善着自己(zìjǐ)的心血之作——已逐渐成形的“标准化稻田管护方案”。 于洪洋告诉记者,他已有清晰的“三年青苗计划”:第一年,上线微信小程序“掌上农技站”,提供线上问答、视频指导、远程诊断(zhěnduàn),让(ràng)科技助农(zhùnóng)覆盖面翻番。小程序目前(mùqián)正进行最后调试,预计惠及周边5个(gè)乡镇2000多种植户。第二年,培育50个科技示范户。每村建立示范点,提供免费技术培训(jìshùpéixùn)与支持,打造(dǎzào)“以点带面”的科学种植网络,让示范户成为传播现代农业技术的“火种”。第三年,推广无人机精准(jīngzhǔn)施药。减少用药量,提升效果,为种植户插上“智慧农业”的翅膀。 更远的图景已在于洪洋心中铺展:创办青年农创客(nóngchuàngkè)联盟,在镇上建设返乡青年创业孵化基地。“乡村振兴不能‘单打独斗’。”他(tā)眼中光芒闪动,“要形成‘雁阵效应’,让更多年轻人愿意(yuànyì)回来(huílái)、留得下来、干得起来!”
“稻田郎中”用科技“把脉”黑土地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